紫金矿业张伟波:亚洲成全球金矿投资“新蓝海”

发布时间:2025-10-27 来源:中国黄金报

  “在地缘政治风险日益严峻和资源民族主义普遍兴起的当下,除持续关注非洲和拉美的投资机会外,亚洲或是未来中国企业与西方巨头差异化布局的战略空间。”10月24日,在2025(第二十七届)中国国际矿业大会期间举办的紫金论坛上,紫金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战略与信息处处长张伟波说。

  张伟波指出,当前全球矿业正面临地缘政治博弈推动的深刻变局。美西方国家全力争夺关键矿产主导权,构建“定战略、列清单、强产业、建联盟、严审查”的“五位一体”安全保障体系,加速在关键矿产领域对中国的竞争、围堵与断链。

  “短期内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矿产资源生产国、消费国、贸易国和对外投资国,重构‘完全去中国化’的关键矿产供应链不可能实现。长期看围绕矿产资源的大国博弈将是未来一定时期的常态,地缘政治正在重塑全球矿业格局,成为全球矿业投资主要风险。”张伟波说。

  与此同时,资源国家价值链重构重塑全球矿业新格局。张伟波表示,2020年以来,全球超过40个资源国家推进矿业政策改革,亚非拉地区资源民族主义兴起,战略矿产国有化、产业链本土化、加征税费成为矿业营商环境主要挑战,而发展中资源国家矿政管理向透明化、规范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已是大势所趋。

  尽管风险挑战并存,但新格局中也有投资机遇。张伟波指出,头部企业当前全球布局与区域资源禀赋高度不匹配,8家头部矿企的权益资源量高度集中在北美(28.2%)和拉美(24.8%),与之相对应北美和拉美已发现金矿储量全球仅占比13.2%和17.4%。

  “亚洲已探明金矿储量全球最多(28.1%),但头部矿企在亚洲的权益资源量仅占比4.9%,除紫金外,仅有巴里克在亚洲有2座矿山,且都处于未开发状态,其他头部企业均未涉足亚洲。”张伟波表示,这主要源于西方企业面临的“规则壁垒、体制限制和政策风险”三大障碍。

  但对中国企业而言,亚洲却是“彼之砒霜,我之蜜糖”。张伟波分析,亚洲是“资源潜力区、高储采比区、政策改革区”三区叠加的优势区域。“从资源潜力看,亚洲地跨古亚洲洋、特提斯、环太平洋三大成矿域,金成矿地质条件优越;从储采比看,乌兹别克斯坦、印度尼西亚黄金资源量超过5000吨,巴基斯坦、伊朗、塔吉克斯坦、菲律宾等国金矿可采年限超过50年;从政策层面看,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沙特阿拉伯、老挝等国正处于政策机遇期。”张伟波说。

 

  针对亚洲金矿投资,张伟波建议分类施策。在有意开放矿业的国家,可通过与国有企业合作开发已有矿山、勘查发现新矿床、并购其他公司项目三种路径介入。“中国企业在亚洲拥有‘三力’优势——熟悉本土规则,在复杂环境中有更强的经营力;依托巨大市场与工程能力形成的独特竞争力;共建‘一带一路’在周边亚洲国家辐射影响力。”他说。(中国黄金报)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IKaarNYKL7NiJo1SE1-36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