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金矿资源开发潜力巨大,多国来华抛出合作“橄榄枝”
10月23日,2025(第二十七届)中国国际矿业大会“非洲矿业专场推介会”在天津举行。此次推介会旨在推动中非矿业合作,为企业搭建项目推介与交流的平台,并帮助中国企业更深入地了解非洲各国的矿业政策与法规。来自尼日利亚、苏丹、南非、塞拉利昂等国的矿业部门领导及相关企业代表齐聚一堂,就非洲矿产资源开发,特别是金矿资源的开发与合作进行了深入探讨。
此次推介会由中国地质调查局武汉中心承办,中国地质调查局武汉地质调查中心主任杨安文主持。
非洲金矿资源丰富 开发潜力巨大
非洲大陆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其中金矿资源尤为突出。
苏丹地质局局长艾哈迈德・哈伦・艾尔・汤姆・穆萨在推介会上介绍,苏丹是全球黄金20个生产国之一,产量占全世界产量的38%。苏丹的采矿历史可追溯到法老时代,至今已有3000年之久。其阿拉伯努比亚之盾矿区是一个世界级的矿藏,矿带大约有750公里长,历史上该地区矿床的探明储量为100吨,含金量为每吨1.27克,品位很高。从2009年年底以来,苏丹的黄金产量出现了大幅度的回升,今年已生产了大约60吨黄金,此外还生产大量的铁矿石、镍矿以及钴矿。塞拉利昂同样拥有丰富的金矿资源。
塞拉利昂国家矿产资源管理局地勘处处长约瑟夫・莱比介绍,塞拉利昂在1926年首次发现黄金,2019年开发了首个大型金矿,也是与中国公司合作的,这也是中国的第一个大型在非洲开采的金矿。除此之外,塞拉利昂在康格里绿岩带和波曼翰等地的矿藏也有非常大的储量,出现了非常大规模聚集的金矿的矿床,并且有潜力达到世界级矿藏,塞拉利昂已颁发了四个金矿许可证,其中三个由中国公司获得。
尼日利亚地质调查局局长奥卢塞贡・奥莫尼伊・伊格也指出,尼日利亚拥有超过40多种金属矿产,其中金矿资源也是其重要的矿产之一。尼日利亚的A1矿权带包含了金、铅、铜、银、铬等多种金属,其中黄金带和铂族金属带具有很高的开发价值。
中非矿业合作紧密 金矿项目成果显著
中国与非洲各国在矿业领域的合作源远流长,在金矿开发方面也取得了显著成果。
塞拉利昂国家矿产资源管理局局长哈吉・达博回顾了中塞之间长久的友好关系,他表示,中国与塞拉利昂早在1971年就建立外交关系,2016年确立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中国企业在塞拉利昂的矿业投资发挥了重要作用,金浩矿业公司在通克历里的投资项目是塞拉利昂最大的单笔投资项目,也是非洲地区首屈一指的中国单笔投资。该项目不仅推动了当地就业和基础设施建设,还增加了国际财政收入。目前,塞拉利昂已共建有35个大型的矿山投资项目,其中22家由中国企业主导。会议期间,中国地质调查局和塞拉利昂矿业与矿产资源部签署了合作谅解备忘录,开启了中塞地学合作的新篇章。这一举措将进一步加强双方在地质调查、矿产资源勘探等领域的合作,为中塞矿业合作提供更坚实的支撑。
在苏丹,也有许多中国投资伙伴开展项目。苏丹矿产部部长努尔达伊姆・穆罕默德・艾哈迈德・塔哈表示,苏丹希望从中国经验中学习,期望中国能够继续帮助非洲提供技术和资金支持,让苏丹进一步发展矿业,提升加工和精炼技术,参与到全球价值链中。
澳大利亚金瑞资源有限公司在科特迪瓦的金矿项目也体现了中非矿业合作的成果。金瑞资源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总经理王彩根介绍,公司在科特迪瓦有本加利和乃片两个金矿项目。通过整合和收购,目前在科特迪瓦的探矿面积达到2757平方公里。本加利金矿项目已确定了241万盎司(75.06吨)的黄金资源量,乃片金矿项目有87万盎司(27.06吨)。公司拥有自己的钻探队伍,计划在今年完成10万米的钻探在本加利项目上,并在未来几年内完成预可研、环评、采矿证申请等工作,争取明年年底进行破土动工,年处理矿石600万吨,年采黄金20万盎司(6.22吨)。
非洲各国优化矿业政策 吸引更多投资
为了进一步吸引中国及其他国家的投资,非洲各国纷纷优化矿业政策。
塞拉利昂在2023年实施了《新矿业与矿产法》,旨在建立一个更加透明、更可预测和更有吸引力的投资环境。该法案的主要改进包括增强透明度,提供更加清晰、更具竞争力和透明的许可;确保财政方面的确定性,建立平衡的财政制度;加强治理,制定明确规则,减少自由裁量权,打击腐败和保障合规;要求制定集体发展协议,确保采矿社区能够直接获益;重组国家矿产局,使其更加高效、专业且以服务为导向,并完成地级系统的数字化转型,朝着完全透明的在线数字许可平台迈进。
尼日利亚固体矿产部部长德拉・阿拉克介绍,尼日利亚推出了“七点议程”,以支持经济多元化,推动固体矿产成为新的支柱产业。尼日利亚成立了固体矿产公司,提升安全保证,规范手工采矿和小规模采矿,推动数字和矿产选矿发展以及数字转型,增加透明度,吸引更多投资。同时,尼日利亚还建立了专项固体矿产基金(SMDF),与非洲金融公司(AFC)合作,为社区和公司提供无偿的勘探和融资工具,降低风险,支持早期矿山开发项目。
南非矿业与石油资源部副部长普齐勒・麦克西娜表示,南非制定了关键矿产和金属的战略,优先考虑勘探,并负责采矿和本地的增值。南非取消了在勘探过程中的《黑人经济赋权法》的要求,刺激了地质和地质探测活动,提高了南非在全球勘探中的份额。同时,南非正在推进新的现代化许可证制度,以提高透明度,保证矿产权记录的准确性。
携手共进 开创中非矿业合作新篇章
中国地质调查局副局长徐学义在致辞中表示,中国地质调查局愿继续与非洲各国深化地矿领域务实合作,助力非洲经济社会环境可持续发展。他提出四点建议:一是持续开展务实合作,在地质调查、地球化学、水资源环境、地质灾害防治等领域加强合作,为非洲国家发展提供科学支撑;二是共同促进矿业可持续发展,加强绿色开采、绿色矿山建设、矿山生态修复等领域的技术交流与合作;三是共建矿业信息共享平台,聚焦矿业发展需求,合作打造涵盖项目、政策等矿业信息平台;四是加强人才培养与能力建设,发挥中国-非洲地学合作中心及其非洲学院的作用,开展项目合作和技术交流培训,扩大非洲国家来华留学生规模。
此次非洲矿业专场推介会为中非矿业合作提供了一个良好的交流平台,进一步加强了中国与非洲各国在金矿资源开发等领域的合作意愿。随着非洲各国矿业政策的不断优化和中非合作的不断深入,相信未来中非在金矿开发以及整个矿业领域将取得更多的成果,共同开创中非矿业合作的新篇章,为非洲大陆的经济发展和全球矿业的可持续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中国黄金报)
